江歌案:谁都不该鼓动仇恨,谁都无权代行宽容 | 冰川话题
宽容是道德观畛域的“政治正确”,也是应该倡行的普适价值,但很多时候对悲剧当事人并不正确。
江歌案成了个热门话题,虽然这跟死去的江歌已没太大关系——在她离世294天后,因为江母江秋莲和其室友刘鑫“迟来”的会面,风乍起,吹皱舆论湖面。
网民为此吵翻了天。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v05028j16tw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▲对话“东京女留学生遇害案”母亲及室友——腾讯《局面》
拼“江歌”时,我的输入法最开始蹦出的两个字,是“姜戈”——《被解救的姜戈》里的姜戈,但此江歌非彼姜戈。江歌没有被解救,她死于刘鑫男友陈世峰的刀下。这成了悲剧链条的起点:“死亡,即是无回应之地”。
江歌是没法再发声了,但她身后的人能,其中就包括江母和其室友。她们各自的反应(回避和发动人肉),将这起从根本上讲很“私人”的事件带入了公共舆论场。
就目前看,这事的舆论成色整体上很糟糕:“为朋友两肋插刀,朋友却在岁月静好”的争议性情节,在作为“三观”展台的朋友圈和微博里引发一场大规模互撕,固然可以预见。
但此事最大的问题还是观点太多,事实太少。而在缺乏克制的舆情环境中,事实不够用,必然有情绪来补位。
大家就着脑洞取材,加入审判者联盟,为“一万人对一万人的口头战争”提供火力十足的话语炮弹,而这又很容易被一句“事实真是这样吗”一击即溃。
▲案件分析图来自《局面》
比如,很多人对刘鑫发动围剿的依据是,刘鑫不是凶手,但江歌因她而死。江歌因刘鑫而死,这或许可以从一堆“如果”中找到支撑:如果不是江歌案发前收留刘鑫,如果不是她为给刘鑫打抱不平而跟其男友争持……她基本上可免于厄运。
可江歌是替刘鑫而死吗?还真不好说。
“江歌叫刘鑫先进房间”进而为其挡刀的壮举,刘鑫隔着一堵墙不敢开门,当下仍是未经证实的信源。
刘鑫方面给出的说法则是,她因例假先回屋换裤子,换衣时听到外面“啊”的声音,她没听到求救声,也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,她第一时间并没有想到是陈世峰杀人,还以为是遇到了“日本的变态”。这未必确切、仍待坐实,但也表明案发缘由还有另一种可能。
▲江歌被害现场
还有,江母与刘鑫的仇恨,显然是相互感染的结果,但“结”又在哪里?是江母失女之痛下的转向泄恨,造成刘鑫避大恩如避大仇、躲避不及遂出恶语?还是刘鑫的忘恩负义、睚眦相向,导致江母情绪被引向失控?
似乎还就没什么人能说得清,只有各种基于经验的因果链揣测与强行嵌套。
“知因求果”和“执果索因”都很难,因为哪是因、哪是果难以说清,但人们急匆匆地执其一端,然后顺着由此导向的“可恨”和“可悯”两种结论隔空互怼。
这有点像段子里说的,一对夫妻为假想中的中了彩票钱怎么花而吵到了离婚办理窗口,可他们连中奖号码都没摸清。
舆论喧腾,倒也正常:这年头,“朴素正义观”是个筐,键盘侠与理中客都能往里装,然后被调和主义的洗涤液洗出“社会正向价值”的味道来。
有人认为,江母和刘鑫都是受害者,舆论跟着双方内耗一起互耗,是挥霍注意力资源,真正该被审判的,是凶手陈世峰而非刘鑫。这话看起来没毛病,但有些舆论很难“引导”。
▲杀害江歌的嫌疑人陈世锋
正如布什说“我们准备枪杀4000万伊拉克人和1个修单车的”后被记者问“1个修单车的?为什么要杀死一个修单车的?”那样,这并不能说明没人关心那4000万伊拉克人,只能说其反常之处太吸引眼球。
在很多人眼中,凶手自有法律追惩,倒是处在法律与道德夹心地带的刘鑫,更值得说道。毕竟,这事被导入舆情管道后,就没法简化成一起极端残忍的凶案,“挡刀”“恩将仇报”等似真非真的刺激性情节,必然牵引着网民视线的聚焦方向。
没办法,这是人性缺陷带来的舆论失焦。
还有人说,网民对刘鑫的围攻是“网络暴力”。揆诸当下,的确有太多喊打喊杀的舆情暴力,但有些据实评判并非“暴力”。
▲部分公号举着“制裁人性”的大旗,对刘鑫进行道德审判
不是说,正当评判的声音单薄就是“言说自由”,汇流就是“网络暴力”,声音多寡不是“暴力”的评判标准,质地才是。
还有,“站在道德高地上”也并不是什么贬义词,搞道德绑票才是。
有些谴责与痛批,也是种对坏的制衡,是“因果律”在舆情维度的体现,没必要匆忙地给它贴上“暴力”的slogan。
在此事上,煽动仇恨、激起社会撕裂是可耻的。
以仇恨呼应仇恨,对江母未必是直接的心灵罂粟,但绝非什么“心理补品”,也绝对少饮为宜。更何况,是那些不把细节事实拼凑到真相拼板里,就抛出刘鑫“吃人血馒头”的论调。它除了在企图“制裁人性”中显露另一种人性的坏,别无价值。
但眼下很多已确证的事实,也让刘鑫不可避免成了舆论标靶。刘鑫或无罪,但有“债”,这是可以确定的事;她及家人的言行失当,也是可以确定的事。
在江歌死后不久,刘鑫似乎很快就走出了阴影,又是换头像开心过年,又是在网上满脸笑容发自拍,你很难把这漂白为“勇气”——说这是“勇气”,是底线下移下的滥拔高:有些不堪的情形,本不必涂上一层“溃烂之处艳若桃花”的油彩。
舔着血痂过活、迅速走出阴影走到阳光下,打开方式有很多种,包括“积极面对”和“卑怯苟活”。
有些包容派说“假如你是刘鑫你又能怎样”,但这设置情境代入陷阱的拷问毫无意义,也无法编排糅合了伦理、法律、人性和经验复合考量之下的是非。
还有,她及家人的言行失当就摆在那——“再出这种新闻,我就停止协助警察”“是江歌命短,遇害与刘鑫没关系”。在接受采访时,刘鑫反问记者为什么揪着一个问题不放,及其他有些说法也值得玩味:“三叔(江歌)替我打抱不平,才惹怒了他。”
这些是眼下比所谓的“被室友挡刀时躲在室内”更重要的细节。
▲江歌遇害近一年后,刘鑫第一次与江歌母亲见面
所以作为旁观者,我很难说出“原谅刘鑫是上帝的事,我们只负责仇恨”之类的话,却也很难像此前呼吁对已悔罪的药家鑫免死那样,呼吁原谅刘鑫,因为她承受的,有且仅有与其“债”并不相称的舆情代价。
也千万别说她的怯懦,是范跑跑那种人性本能式的遁匿——创伤后应激性失语跟拒绝担当之间,也有一条线。
仇恨不是好事,但不是什么事都能善终。
江母在最后,就仍选择了不原谅——我猜她也挣扎过,试图原谅过,但不原谅就是不原谅。而这份“不原谅”恰恰最可谅解。
我们谁都无权为江歌母亲代行宽容,就像我们谁都不应鼓动仇恨一样,哪怕你觉得宽容和解对几方是好事,能让江母走出仇恨的深潭——那也只是你以为。
韩国电影《密阳》里,女主孩子被幼儿园园长绑架后撕票,她痛不欲生,身边一群基督教徒劝她饶恕,她也因此信了上帝。
▲《密阳》剧照
可就在她去监狱亲口跟凶手说“我原谅了你”前,凶手来了一句“我信了上帝,上帝早就原谅我了”。她瞬间崩溃,然后开始了对“上帝”的报复。
电影《今天》里,宋慧乔饰演的女主,也是对骑着摩托撞死未婚夫的少年轻易选择了谅解,可她试图了解少年并未告别作恶时,内心信奉的宽容也动摇了。
她开始怀疑,宽容的意义究竟何在?
事实就是,宽容是道德观畛域的“政治正确”,也是应该倡行的普适价值,但很多时候对悲剧当事人并不正确。
《密阳》的结尾,女主最终也走出了仇恨,但靠的不是宽容,而是时间。
或许时间也会给江母答案。
*本文系网易新闻·网易号“各有态度”特色内容。
觉得文章不错,就打赏一个吧!
佘宗明
媒体评论员
汇聚思想,分享锐见
公众号ID:ibingchuansxk
本文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,
欢迎权利人与我们联系以便支付稿酬,
请于后台留言。
点一点广告,心情会更加愉快!